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专栏

行风建设

学科建设专栏

​“左右开弓,穿针引线”——我院华美院区心内科通过逆向技术成功开通一例高难度、高风险冠脉CTO病变

信息来源:七乐彩开奖宣传科 发布时间:2022-01-04 阅读:7261
近日,我院心内科运用冠脉介入逆向技术,成功开通一例高难度、高风险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

患者老年男性,76岁,半年前因“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于华美院区心内科急症行冠脉造影术,术中所见:LM轻度病变;LAD全程弥漫性病变,中段重度狭窄80%,LAD-RCA Ⅱ级侧枝;LCX近端闭塞,RCA近端闭塞。罪犯血管考虑LCX,RCA为CTO,开通LCX植入支架1枚。本次因“发作性胸闷2天” 再次入院,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实施介入手术。我院华美院区心脏介入团队反复阅读患者上次的冠脉造影影像,RCA近端迂曲闭塞处有一分支血管,且闭塞段较长,侧枝循环迂回扭曲,患者又为高龄,心脏彩超EF40%,心功能差,为一高难度、高风险CTO病变。

术前影像

术中通过右侧桡动脉及右侧股动脉入路行双侧造影,在运用正向导丝反复尝试不能进入血管真腔,经过仔细认真的研判,充分考虑到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决定转入逆向导丝结合微导管技术。间隔支侧支微通道局部有两处严重扭曲钙化,sion blue和Filder XT导丝交替使用通过(在微通道内应用Fielder XT导丝需要胆识、心细和良好的手感,稍有不慎即可导致穿孔)。经过3小时“左右开弓,穿针引线”等熟练而又细致的操作,克服重重困难,患者闭塞的血管终于在逆向技术下成功开通了。由我院华美院区心内科侯子龙主任指导,邹玉刚副主任医师主刀,张青主治医师、刘玉玺住院医师作为助手共同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术中影像

术中用到sion blue、runthrough NS等工作导丝、PILOT、Filder XT、Gaia III等系列CTO导丝,共用6根导丝,2根微导管,3根球囊,3根guiding,术中用到逆向微导管技术、导丝更替技术、Knuckle技术、Reverse Cart技术、逆向导丝穿正向微导管技术、双微导管对接等多种冠脉介入技术,逆向CTO是冠脉介入技术综合能力的体现。

术后影像

此次率先独立利用逆向导丝技术成功开通高风险、高难度CTO病变,在我院心血管介入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我院冠脉介入技术推向新高度。

CTO病变占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的10%左右,由于其解剖结构特点,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在心血管领域属于难度最大的复杂冠脉病变,一直是临床心血管介入医生的重大挑战,其以较低的手术成功率著称。因术者的个人差别很大,文献报道其CTO介入手术平均成功率在70%左右,复杂病例甚至不足50%。CTO病变的介入策略分为前向和逆向两种。对部分经正向导丝技术失败的病例采取逆向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CTO病变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逆向技术的应用可使CTO病变介入总的成功率提高10%以上。2005年由我国知名心内科专家葛均波院士首创“逆向导丝技术”治疗CTO,由于逆向导丝技术操作非常复查,技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要求术者具备更高的综合冠脉介入技术能力,并有足够的能力预判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再次实现技术突破

 

目前,我院心内科已常规开展CTO病变手术,成功率达85%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间隔4天再次实现技术突破,由我院邹玉刚副主任医师主刀以及团队合作再次独立完成一例严重钙化行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的冠脉斑块旋磨术(旋磨头150000转/分钟心脏冠脉内高速旋转打磨、修饰、抛光病变),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冠脉斑块旋磨术属于高风险手术,此手术的独立完成拓宽了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近几年我院华美院区心内科冠脉介入治疗技术迅速发展,青年专家邹玉刚副主任医师,致力于冠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因其“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技术特点而被业内人士及患者广泛认可。我院冠脉复杂病变(左主干、分叉、迂曲钙化、CTO等)和高危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肾功能不全、高龄等)的介入治疗比例较过去明显上升。